总共已有42人读过今天的经文!欢迎登入网站一起参加我们的读经计划!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
指引:
撒下14-15(押沙龙回京,大卫逃亡)
- 约押有勇有谋,劝大卫有情有理,而且还提到神的作为: “神…设法使逃亡的人不至成为赶出回不来的。” 这话是真的:神施恩帮助罪人回转归向神
- 患难见真情。大卫平时最信任的谋士亚希多弗参加了叛党;但是迦特的非利士人以太却生死与共
- 大卫心里难过但做事不慌,因为晓得自己的命运在神手中。基督徒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任何的环境中神的爱不会离开我们,所以,罗8:37 然而,靠著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
大卫因着体贴儿子过于神的命令而留下破口,导致儿子押沙龙杀了另一个儿子暗嫩,而押沙龙也逃亡基述。根据经文“暗嫩死了以后,大卫王得了安慰,心里切切想念押沙龙。 (撒母耳记下 13:39)” 大卫应该知道暗嫩犯罪是该死的,然而因着他体贴肉体–爱儿子而不管教,导致押沙龙犯故意杀人的罪。神知道大卫的软弱/破口是他不能战胜的,所以才有 “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的审判。约押体会大卫思念儿子押沙龙的心,用人的办法帮助大卫让押沙龙回来,然而这却使大卫的破口更大。因为约押要妇人编造的故事中的儿子是犯了误杀人的罪,他可以进逃城得救。而押沙龙是故意杀人,是没有进逃城逃避惩罚的资格的。而最后大卫宽恕押沙龙则使得自己的破口更大,得罪神更深。大卫体贴肉体,看重儿子过于神的律法,对押沙龙在耶路撒冷所做的一切的默许、无视与放纵,最终导致押沙龙的反叛。从这里我们应该学习到相信神,倚靠神,不仅是口里承认,心里相信,还要真正地让神居首位,谨守遵行神的话,神的话/旨意要高于我们自己的一切。“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 (马太福音 10:37-38)” 总之爱世界上的过于爱主的,是不能成为主的门徒的。从大卫的经历就可以看到,不对付这样的破口,就会使我们落入危险的境地。
押沙龙反叛,大卫再次开始逃亡。而在这逃亡中,神让我们看到几件事。1.) 迦特人以太的忠心,愿意跟从耶和华神,愿意跟从大卫。2.) 大卫对约柜的态度,他要撒都和利未人将约柜抬回耶路撒冷,“王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他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他的居所。倘若他说,我不喜悦你,看哪,我在这里,愿他凭自己的意旨待我。 (撒母耳记下 15:25-26)” 在这急难中大卫仍然相信神的应许,也愿意顺服神的旨意。他明白不是要神跟他走,而是他要跟着神走。他知道若他蒙神喜悦,神将来必会带领他回到耶路撒冷神的面前。大卫虽然有体贴肉体的软弱,但他对神的信心却是坚定的。3.) 大卫能够在神面前谦卑认罪。“大卫蒙头赤脚上橄榄山,一面上,一面哭。跟随他的人也都蒙头哭着上去。 (撒母耳记下 15:30)” 根据哥林多前书 11:3-4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凡男人祷告或是讲道(讲道或作说预言下同),若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 男人蒙头乃是羞辱自己的头,乃是羞辱自己的一个记号。而橄榄山是敬拜神的地方,“大卫到了山顶,敬拜神的地方,见亚基人户筛,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迎接他。 (撒母耳记下 15:32)” 所以大卫蒙头赤脚上山,显示大卫在神面前谦卑自己,羞辱自己,把自己的一切放下。而且一面上,一面哭,应该也是痛悔的表现吧。大卫之所以是合神心意的人,不是因为他完美,而是因为他在神面前谦卑顺服,愿意相信神的旨意,也愿意认罪悔改,接受神的管教。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求神光照我们,也带领我们,使我们能够走在合神心意的道路上,不断地成长,成为神所喜悦的人。
你说提哥亚妇人讲的她的儿子被另外一个儿子杀死是误杀,为什么?
在撒下14:6那个妇人说“我有两个儿子,一日在田间争斗,没有人劝解,这个就打死那个”,我觉得从这句经文里看不出误杀或故意杀人,而且那段不是为了讲那些,我觉得这段提哥亚妇人见大卫的事只是讲约押知道王心里想念儿子押沙龙,让那个妇人去见大卫,给大卫下个台阶,用人的办法把押沙龙叫回耶路撒冷。
妇人的两个儿子相争,因为没有人劝解,结果一个杀死另一个。我个人的理解是他们基本没有要杀死对付的动机,因为经文强调了没有人劝解,所以我个人认为基本可以肯定是误杀。但不管是误杀还是谋杀,大卫也都没有权柄去超越神的律法去饶恕,违背神的旨意。大卫因为看儿子过于神的律法,对罪可以放纵/默认,这是得罪神,也是神不喜悦的。我个人认为这个应该是重点。
祂必使我回來
再一次,大衛逃往曠野。前一次是為了逃避掃羅的追殺,這一次卻是被自己的兒子押沙龍追殺,兩次的理由都是一樣-王位。掃羅是眷戀王位不可放手,而押沙龍是覬覦王位下手篡奪。當大衛與跟隨他的人,再次往曠野去,此情此景,一定叫眾人不勝唏噓。當時,有好些人跟隨大衛,但是,他卻要三個人不需要和他逃亡漂流。從大衛對這三個人的態度,可以看出大衛是如何信靠神,將眼光定睛在神身上。
第一個是外邦逃來的迦特人以太,以色列國王上王下,和他外邦人有什麼關係?他大可以「與新王同住,或回到自己的地方」。可是患難見真情,以太卻願意和大衛一同出生入死。但是大衛沒有因著乙太和他的軍隊(18:2),可以在軍事上幫助他戰勝押沙龍。反倒告訴他「你來的日子不多,我今日怎好叫你與我們一同飄流。」也祝福他「願耶和華用慈愛誠實待你」。
第二個是祭司撒督,他和擡神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約櫃、祭司和利未人對於以色列王位的"正統"何等重要,但是大衛沒有"挾約櫃以令百姓",反倒要撒督回去,並相信「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 倘若祂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裏,願祂憑自己的意旨待我!」完全信靠神,將自己交在神手中。
第三個是戶篩,戶篩和亞希多弗一樣,都是大衛的謀士。亞希多弗背叛大衛去"服事"押沙龍,戶篩照樣可以用他在16:18-19的說詞,轉去投靠押沙龍,來保住他的地位。但是,戶篩卻忠心耿耿,願意繼續跟隨大衛。但是大衛沒有因為需要有謀略的人,來幫助他來奪回王位。反倒要戶篩回去。這是對神的信靠,就反映在對戶篩的信任。因為這樣的信任,戶篩後來也成為大衛回歸很重要的助力。
「信靠神」從來不是如字面上那麼浪漫、高大上,乃是願意放下人的擔憂和謀算。甚至甘願讓自己處在一個脆弱無助的處境,就如大衛一般。只因為相信「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來。」這是一生的學習和操練,求神施恩、保守、帶領。
1. 故意杀人,必须处死(民三十五16-32)只有过失杀人的才能躲到逃城,并且要等「大祭司死了以后,误杀人的才可以回到他所得为业之地去」(民三十五28)约押和这个妇人只顺从肉体的情欲,不在乎主所定的真理,满口片面的道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类体会肉体的人中,也有人是满口我主我王,看似充满了属灵生命的话语。可其实说出来的话,和圣经原则却完全相反。我们自己需要了解神定的规定,明白神的心意,不被这些人所诱惑。免得我们像伯特利的神人一样,被诱惑就被狮子吃掉。神需要警醒的仆人【王上十三22】「反倒回来,在耶和华禁止你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因此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
【撒下十四17】「婢女又想,我主我王的话必安慰我;因为我主我王能辨别是非,如同神的使者一样。惟愿耶和华——你的神与你同在!』」
2. 有的人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甚至在教会中拉帮结派,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彼此相爱,不在乎荣誉与地位,因为我们都是主看为宝贵的孩子。押沙龙想要王座,不顾事情的真假,用人的方式得人心。这是建立在纷争和谎言下的情况而获得的人心,是不能长久地,也会结下恶果。[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 神叫他生长。](林前3:3-6)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弟兄姐妹,没有教会之分,都是上帝的肢体。(除非真理原则上出了问题,就需要劝诫)
【撒下十五3】「押沙龙对他说:『你的事有情有理,无奈王没有委人听你伸诉。』」
3. 这里可以看出,大卫对上帝的信心是真的大。可大卫之所以有磨难,也是因为他对孩子不管教,他在对待亲人的事情上,没有公义的原则。我们每天要感恩我们可以在恩典下存活,也需要思考哪里得罪了主。就算是大卫和保罗也不是完美的,让一次又一次的祷告让我们变得更圣洁。「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剌加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剌離開我。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彀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7~10) 在有的方面我们充满恩典,因为主的教诲我们得着了,了解了。可有的地方,我的灵命却像小孩子,我会发怒,会嫉妒,会不原谅。
【撒下十五25】「王对撒督说:『你将神的约柜抬回城去。我若在耶和华眼前蒙恩,祂必使我回来,再见约柜和祂的居所。」
大衛就對所有在耶路撒冷與他在一起的臣僕說:“我們要起來逃走,不然我們就不能逃避押沙龍的面了,要趕快離開,恐怕他迅速趕上我們,使災難臨到我們身上,用刀擊殺全城的人。”(撒母耳記下 15:14 新譯本)
所以,從今以後,刀劍必不離開你的家,因為你藐視了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子作你的妻子。’(撒母耳記下 12:10 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