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已有41人读过今天的经文!欢迎登入网站一起参加我们的读经计划!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
指引:
撒下8-9(以色列国稳定昌盛,大卫恩待扫罗后裔)
- 神让大卫无往不胜;大卫也慷慨奉献。大卫与神之间有来有往、关系密切。我们与主耶稣是葡萄枝与葡萄树的关系:主供给我们生命所需,我们结果子荣耀神
- 大卫没有除掉扫罗的后裔,反而恩待好友约拿单的家人。大卫感恩、宽广的心是我们的榜样
- 米非波设一夜之间从寄居人家变成了大财主,且与王子同坐。基督徒何尝不是如此啊:从苟延残喘、走向死亡的光景中被救赎、做了神的儿女
第八章开始的“此后”两个字既可以理解为是大卫做以色列的王以后,也可以理解为大卫以祷告和赞美回应神对他的应许以后。但总之这应该是大卫生命的一个分界线,之前是被追赶逃命的大卫,而之后是做以色列王的大卫。之前是被神带领、操练的大卫,之后是灵命逐渐成熟,摸着神心意的大卫。大卫敬畏神、寻求神的同在,他认识到神是拯救以色列的神。“愿人永远尊你的名为大,说,万军之耶和华是治理以色列的神。这样,你仆人大卫的家必在你面前坚立。 (撒母耳记下 7:26)” 他只是神的仆人,他唯有倚靠神才能治理以色列,因为“万军之耶和华是治理以色列的神”。
所以第八章整章都记录的是大卫带领以色列人战胜周围的敌人。因为“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 是耶和华使大卫得胜。大卫也在神的带领下向外邦人彰显了耶和华是圣洁公义全能的神。“大卫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又向众民秉公行义。 (撒母耳记下 8:15)”
第八章彰显的是神的公义与大能,而第九章则彰显了神的怜悯与慈爱。大卫纪念与约拿单所立的约,大卫“要照神的慈爱恩待”扫罗的后代(孙子)米非波设,因为大卫经历了神的恩慈,所以他也要因约拿单的缘故,与米非波设分享神的恩慈。“于是米非波设住在耶路撒冷,常与王同席吃饭。他两腿都是瘸的。 (撒母耳记下 9:13)” 米非波设“常与王同席吃饭” ,大卫对仇敌扫罗的后代是施以恩慈,因为大卫看到神的恩慈,大卫明白他做王就是神的恩典。而且神要以恩慈待大卫及他的后代。“但我的慈爱仍不离开他,像离开在你面前所废弃的扫罗一样。 (撒母耳记下 7:15)” 所以这时的大卫明白神的心意,他脱离了仇恨而纪念扫罗家,施恩与扫罗家。米非波设有外在的残缺,但大卫没有看他外在的残缺,而是因他是约拿单的儿子施恩与他,与他分享神的恩典。
在神的眼中我们也都是残缺的人,然而神仍将祂的独子主耶稣基督赐给我们,使我们能因着主耶稣基督来享受从神而来的恩典。愿圣灵赐我们能力,使我们也能成为神恩典的管道与出口,成为他人的祝福。感谢主!
撒下9章,作了全以色列的王的大卫作了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对待扫罗的孙子米非波设。米非波设作为仇敌的后裔,按照人的常理,应该斩草除根、杜绝后患,但是因为大卫与米非波设的父亲约拿单所立的约的缘故(9:7),不但没有杀米非波设(连米非波设自己都知道自己不过死狗一般),反而归还他所有田产和仆人,而且抬举他住在京城,常与王一同坐席,如王的儿子一样。大卫用自己的行动解释了什么是神的慈爱。(9:3)==》这就让我想到我们本来就是死在罪孽和过犯当中(如死狗一般),但因为神的慈爱,借着神儿子耶稣基督的新约,被迁到爱子的国里面,不但不死,反而被抬举,得到神儿女的名分,而且与神常常同在==》因为神子耶稣的缘故,该死的没死,该罚的没罚,这是恩典,这是神的慈爱,实在是感谢赞美神!!!
不過如死狗一般
這可不是米非波設自謙之詞,從人的歷史,這可以說是前王之後"必然的結局",這也是伊施波設在押尼珥死後為什麼會懼怕。但是大衛照這他與約拿單所立的約,施恩與米非波設。讓原本只有如死狗一般的米非波設,可以與大衛王一同坐席吃飯,完全是大衛的施恩眷顧。我們不也是如此麼,我們原本是罪人之後,與神為敵的,但藉主耶穌的救贖,我們得與神和好。這完全是神信實的應許,神慈愛的眷顧。深願我每天的生命得活在主面前,見證神的恩典。
关于这两章经文都是关于大卫完全信靠主后,神与大卫同在。大卫在战场上胜利,也在品格上杰出属灵的果子,他恩待敌人扫罗的儿子。这全是出于神,先求神的国和义,一切就加给大卫了。
我的感动是像大卫一样可以有爱心的帮助他人。为我的仇敌摆设筵席。用爱心做事情。很多时候我都在计算得失,或者心里没有完全原谅的时候还是会很在意,做不到大卫那样。
但我想到了马太福音18章,主人免了仆人的债务,仆人却不放过他的同伴。同伴欠仆人的钱无法和仆人欠主人的钱比较。耶稣救了我,可我有时候还是觉得有的人不配被救,不原谅别人,我要提醒自己,我这是把耶稣再一次钉死在十字架上了。
饶恕是很难学的功课。别把标准设太高——先学习以怜悯的眼光可怜逼迫我们或伤害过我们的人,认识到他是罪人,因为被罪捆绑而伤害了我们。这一步已经很难了,先别想(也不需要)为仇敌摆设宴席。
是需要的,只是凭着我自己做不到。btw,有怜悯心确实也是重要的品质。
撒下8:11
大衛王將這些器皿和他治服各國所得來的金銀都分別為聖,獻給耶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