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已有42人读过今天的经文!欢迎登入网站一起参加我们的读经计划!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
指引:
士17(米迦的偶像)
- 米迦拜偶像犯罪还以为神会赐福。这显明:没有圣经指导又失去圣徒相交的生活是何等危险——人陷入属灵的黑暗中竟浑然不知。希伯来书 10:25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 那利未人知道米迦拜偶像不去纠正他,反而为了饭碗当上了米迦的私人祭司!腓利比书 3:18,19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士18(但支派堕入拜偶像之罪)
- 那利未人听说要升职就高兴地帮助但人抢夺米迦的偶像
- 但人设立抢来的偶像,又立摩西的孙子当祭司,好几百年陷入拜偶像的罪中没有出来,直到被掳。神的儿女啊:今天就把你心里和身边的偶像全部丢掉吧!
这两章讲述的事让我们看到以色列人的属灵状况当时下降到了一个及其悖逆的地步。我们看到以色列人真的是各人任意而行,完全忘记神的律例典章,更不用说遵守了。
米迦的母亲对米迦放纵,为米迦雕刻偶像,铸造偶像。米迦偷窃,私立神堂,祭拜偶像,私自设立祭司,雇佣祭司。少年利未人为了私利担当祭司,假传耶和华的话,跟着钱财走。但支派多年不按神的吩咐得应许之地,凭自己的眼见选择所得之地,但支派抢夺偶像,私立/雇佣祭司,祭拜偶像。“神的殿在示罗多少日子,但人为自己设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 (士师记 18:31)” 神的殿是在示罗,然而但支派却人为自己设立了另一个敬拜的地方。严重违反了十诫的第一,二,三诫。
利未人是以耶和华神为他们的产业的,然而少年利未人流浪说明当时以色列人应该没有按照神的吩咐将神的产业送入耶和华的殿。
只有亚伦的后裔才能承接祭司的职分,少年利未人是摩西的孙子约拿单,他没有资格做神的祭司,然而为了钱财,他和他的后代做了但支派的祭司。“但人就为自己设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孙子,革舜的儿子约拿单,和他的子孙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掳掠的日子。 (士师记 18:30)”
以色列当时的光景就如圣经记载的“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士师记 17:6)” 以色列人似乎敬畏神,米迦惧怕诅咒,想要耶和华的祝福;但支派的人请祭司求问神;然而他们不认识神,也完全忘记神的话。他们觉得在敬拜神,然而却是在悖逆神,拜偶像。我们若不真正认识神,看重神的话,明白神的旨意,我们也可能会落到米迦,少年利未人,但支派的地步。我们相信神,就要渴慕祂的话语,谨守遵行祂的旨意,我们才不会偏离。以色列人的悖逆要成为我们的警戒。
1。米迦的母亲:她丢了银子,因此发咒诅,她的儿子米迦坦白偷了并归还银子,而且她也知道米迦之所以交出偷的银子,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事,而是怕被咒诅。米迦的母亲看到银子拿回来了,不但没有责备教育米迦,马上从气急败坏的咒诅变为祝福,说“我儿啊,愿耶和华赐福与你!”(士17:2b),可以看出,她更在乎找回她的银子,而不是培养米迦的灵性和品格。
而且她拿回银子后,她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士17:3b),拿出米迦归还的部分银子雕刻和铸造偶像,听起来显得很大方,而且好像特别在乎米迦与耶和华的关系,实际上她使米迦得罪神,害了米迦,是个愚蠢的母亲。
2。米迦:米迦偷窃,祭拜偶像,私设神堂,开始由他的一个儿子做祭司,当少年利未人到米迦家时,在信仰上,米迦认少年利未人为父,为祭司;在生活上,米迦供给他银子,衣服,食物,米迦看少年人利未人如“自己的儿子”,米迦成了少年利未人的衣食父母,这么一来,居无定所的少年利未人和私设神堂的米迦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米迦得意地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士17:13)听起来很属灵,米迦似乎很在乎耶和华,可他们都是在违背律法,得罪神,悖逆神。
米迦让少年利未人做他家神堂的祭司这事行得愚昧,此后,米迦尝了苦果,当但人到米迦的家里,用做“一族一支派的祭司”诱惑那少年利未人,那少年利未人“心里喜悦”,接受了新的offer,跳槽了,“拿着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并雕刻的像,进入他们(但人)中间”(士18:20),米迦后来聚集近邻追了上去,遭到但人威胁,因对方实力强大,只能灰溜溜转身回家。当初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可实际上这个假祭司显然没有让米迦得到耶和华的赐福。
从这两章让我们看到真正明白神的心意,遵行神的律例典章,有信仰的实际是多么的重要。说得再好听,但实际上做违背神旨意的事,人也许不知道,但是神是全知全能的,公义的,万不以有罪为无罪。
世外桃源?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但支派的人仍是尋地居住。」(v.1)其實,約書亞是有給但支派分派地業的,只不過「但人的地界、越過原得的地界」(書19:47),自己找到了拉億這個地方。這地方的百姓「安居無慮」(v.7 & v.27);與世無爭,「離西頓遠,又與別人沒有來往,無人搭救」(v.7 & v.28);地勢平緩,「城在平原」。對於打仗人數排名第二的但支派,居然只需派六百的兵,就可以完全拿下,"簡直比神給的還好!"就剩下把宗教的外殼加上。所以,但人用更好的條件和名銜,吸引了一個只價值十舍客勒年薪的祭司,搶了「二百舍客勒銀子」的偶像、以弗得和神像,(基本上是無本生意了)。最後再蓋個邱壇,儼然一個完整的生活系統、敬拜中心就完成了,從此就可以在這個"世外桃源,安居樂業"。這個任意而行,也就為未來以色列(北國)敬拜偶像埋下毒根。耶羅波安所鑄造了兩個金牛犢(王上12:28-33),一隻安在伯特利(這位"祭司"的故鄉)、一隻安在但(是越過原得地界的)。其實但支派最大問題,不在於「仍是尋地居住」,乃是「沒有王」,因此任意而行,「但人還是走他們的路」(v.26)。這又何嘗不是我們常陷入的迷思呢!主啊,不要叫我求問神,只為了「所行的道路通達不通達?」幫助我、帶領我走祢的道路,並堅信這一路都有祢同行。
很好的分享,把但支派居住地的事梳理了一下,让我明白多了,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18:27b说,“但人去拉亿,见安居无虑的民,就用刀杀了那民,又放火烧了那城”,这句话特意提到“安居无虑的民”(英文是:a peaceful and unsuspecting people),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如果那地的民不是“安居无虑”又会怎样?
第二,在18:7和18:28提到,无人搭救,离西顿远,与别人没来往。。。为何几次提到西顿?这句话是不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地理位置因素(离西顿远),另外一个是人际关系因素(与别人没来往),造成拉亿成为易被人攻击的目标?
请您和弟兄姐妹帮助解释,谢谢????
我读第一个问题那段时感觉是民是安居无虑的民,并不是恶贯满了神耶和华要惩治的民,那地也不是神赐给但的。因此但去攻打那地的民是犯罪,不是神带领的。
拉億城和別人沒有來往,獨獨提到「離西頓遠」,推想會不會都是和西頓都屬腓尼基人。但因相距甚遠,遠水也救不了近火。如果當地的民不是"安居無慮",而是一支"戰鬥民族"的話,猜想但人也不會"柿子挑軟的吃"。反思這個世代,不要以為我們基督徒能"安居無慮,偏安一方",「因為我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彼前5:8)所以,務要謹守、儆醒,穿上神所賜的全副軍裝,作基督的精兵!
读完士师记17-18这两章以后,心中有很大的感受,以法莲的米迦家族和但支派的观念、作法不就是迷信吗?以为家里有”神像”、有“祭司”就安稳了,就会蒙福了。17章的中间和18章的开始,再次描述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求主鉴察,我是不是有这样的心态?求主帮助我在这个乱找依靠对象的世代里,单单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独一的真神,并遵行祂的话!
偶像崇拜的罪真的是很常见啊。有时候是觉得兜里有钱我就平安了,有时候觉得妈妈在身边就平安了。求主带领保守我们,让我们单单得着依靠那从天上来的从神而来的平安和喜乐。
士17:4「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中的「像」,NIV和RSV都翻譯成idol,即偶像, i.e. “anything that we come to rely on for some blessing, or help, or guidance in the place of a wholehearted reliance on the true and living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