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已有25人读过今天的经文!欢迎登入网站一起参加我们的读经计划!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
读经:申7-8(经文链接:申7,申8)
有声戏剧圣经: 申7 申8
指引:
申7(要赶出异族)
- 要把迦南人灭绝净尽,否则他们会让以色列人离弃神、也被灭绝。这好像人对待身上的恶性肿瘤
- 迦南人雕刻的神像、要用火焚烧、其上的金银你不可贪图、也不可收取、免得你因此陷入网罗
申8(神的管教让人终久得福)
- 神苦练以色列人让他们知道:人可以靠着神的话活着。从来没见过的东西,神说可以吃,那就可以吃并且活着。郑果牧师的师母和孩子们在他被困国外的三十多年里靠着相信马太福音6:33的应许活了下来
- 货财增多时不要忘记神,因为得货财的能力是神给的。当钱越赚越多、房子越来越大时,人可能以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赚来的。其实他应该为神赐给他的能力和机遇感谢神
信主多年,多半是在旷野绕行。而神知道我的软弱,却把它变成一个量身定做的训练课程,一个专为儿子预备的课程。为要使我知道其它一切都不可靠,而是要靠父神的话语,严厉却满有慈爱。
生命的粮
我们这一代人,从未如此饱足,却也从未如此饥饿。冰箱满了,灵魂却空了。因为我们被喂养的是广告语,不是神的话语;是自我实现,不是神的启示;吞下消费主义的面包,却错过了天上赐下的生命之粮。食物维持我们的生活,但上帝的话语告诉我们为何而活。若没有‘为何’,‘如何’就毫无意义。文化告诉我们:“你是你所吃的。”但神说:“你是你所信的。”
然而,要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旷野。旷野是拆解我们’能独自掌控人生’之谎言的课堂。正是在那片没有麦田、没有市场、没有冷冻库存的荒地里,以色列人学会了,生命不是靠囤积的肉锅,而是仰赖每日从天降下的吗哪。
耶稣在旷野中面对试探时,祂没有否定身体的需要,却拒绝让它成为一切的定义。我们将生命降格为碳水化合物和卡路里,试图用可咀嚼的东西来填补不可见的缺口。可那空虚不是面包能够填的,因为那缺口的形状,是真正的生命。
我们从小被训练去抓食物,而神却在旷野中重新训练我们侧耳领受祂的话语。在那里,祂将祂自己作为食物摆在我们面前,邀请我们吃喝祂所赐的生命。
因此,圣经不只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吃的。不要只在书桌前分析祂的话,要在餐桌前咀嚼、消化、吸收。让神的话语像吗哪一样,化为你身体与灵魂的一部分,成为你每日持续前行的力量。
神不是叫我们放弃面包,而是提醒我们:真正的生命从来不是靠嘴巴来维持的,而是靠眼睛和耳朵。不是靠吞咽得生,而是靠聆听而活。
打开圣经,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了遇见那位说话的神。祂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气息——带着创造、更新、扶持的力量。不是叫你勉强撑过去,而是要你活得真实、活得有方向,活得更丰盛,活得比昨天更像一个被神深爱的人。
反思:
– 我每天让什么喂养我的灵魂?
– 我是否将圣经当作“读物”而非“餐食”?
– 我是否把“活着”仅仅理解为维持呼吸与三餐?
– 你自己的回应……
祷告:
主啊,求祢喂养我们,用祢的真理、祢的声音、祢自己。奉耶稣基督的名祈祷,阿们!
飢餓、飽足
世上小學常將人的需要分成幾個層次,例如所謂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下層生理需要得先滿足了,才有心思、能力想上一層的心理或靈性需要。彷彿人若不能溫飽,只能停留在覓食、生存的動物性階段。實際上,沒有靈性上的復甦和覺醒,飽暖之後,反而所思所想的都是淫慾。所以神用"飢餓"(也必須用飢餓)叫我們知道「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愛主、信仰不是等我衣食無憂、工作穩定、功成名就、結婚生子、買了房子、孩子長大、退休無虞…都滿足了,然後再來想愛主、服事主的問題。那根本不是"太遲了"的問題,那根本就是我們「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神,隨從別神,事奉敬拜」的示範!當我們經歷飢餓所帶來的祝福,才能領受飽足的祝福;當我們將飢餓當作痛苦的咒詛,那飽足可能才是最大的咒詛。我們得先知道怎樣處卑賤、飢餓,才能知道怎樣處豐富、飽足。(腓4:12)我既已知道,也得到了這秘訣,就求神幫助,叫我在生活中的高山低谷、酸甜苦辣中來經歷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