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已有25人读过今天的经文!欢迎登入网站一起参加我们的读经计划!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
读经:利25-27(经文链接:利25,利26,利27)
有声戏剧圣经: 利25 利27
指引:
利25-27(守约蒙福,背约受罚)
1.人需要安息,地也需要安息
2. 以色列人在神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同样的,基督徒在地上也是如此(彼得前书2:11)我们的家乡是在天上。主耶稣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翰福音14:2)
3. 若有弟兄日子过不下去了,要帮补他=> 基督徒要帮助穷乏的弟兄!这方面圣经有许多教导。例如:
*约翰一书3:17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
*提摩太前书5:8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
4. 以色列人若守约就必蒙大福:物质丰富、平安强盛、生养众多。以色列人若背约就必受惩戒。若受惩戒后仍不悔改,惩戒会加剧。
5. 永献给神的人或物都不可反悔-那是归给神为至圣。基督徒是永远献给神的-耶稣是我们一生的主。
回应或祷告:守约蒙福,背约受罚。求主常常光照和指引我,使我每天大大小小的选择都讨你的喜悦、蒙你的赐福。
《利未记》小结
- “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在圣经中共出现了33次,其中21次出现在《利未记》,说明这是本书中最重要的信息。因为耶和华是以色列人的神,以色列人要听从耶和华的吩咐,分别为圣,不可追随其他国民的风俗。不洁净的食物以色列人不能吃;不洁净的人不能参加敬拜;不洁净或有残疾的祭司不能献祭给神。这些给基督徒提供了宝贵的属灵原则:我们必需圣洁,远离污秽;生活要见证我们是属于神的人
- 神的子民需要把自己全然献给神,承认自己是罪人,犯罪后要懊悔,将最好的献给神,愿意亲近、感谢神。在旧约时代的反应依次是献燔祭、赎罪祭、赎愆祭、初熟的果子、平安祭
- 为了让祂的子民享受安息并与自己亲近,神在一年中为以色列人设立了多个圣日:
a.每周一次:安息日
b.每年一次:逾越节/除酵节,五旬节,住棚节,赎罪日,吹号节
c.七年一次:地休息一年
d.五十年一次:卖的地、房子物归原主(穷人家每五十年可以重新开始)
- 神赐下各种条例、律法,让社会稳定、充满爱,使百姓蒙福、享平安
「你们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诫命, (利未记 26:3)」神首先是公义圣洁的,祂的恩典与怜悯不是无条件的,神应许以色列百姓,若遵守神的律例与诫命,神就赐福以色列百姓,赐他们丰富的供应,赐他们平安与得胜,赐他们生养众多,神也应许永远住在他们中间,「我要在你们中间行走,我要作你们的神,你们要作我的子民。 (利未记 26:12)」所以权利与义务是相称的,以色列百姓要想得到神的祝福,他们必须敬畏神,遵守神的命令。
神同时也警告以色列百姓,「你们若不听从我,不遵行我的诫命,厌弃我的律例,厌恶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诫命,背弃我的约, (利未记 26:14-15)」神也对悖逆者追讨、管教、诅咒,即使这样,神仍然满有怜悯,祂的追讨与管教是逐渐加强的,祂仍然希望悖逆者能够接受惩罚,认罪悔改。神是公义的,「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出34:7)。神要求以色列百姓不仅要认罪悔改,还要「要服罪孽的刑罚」。但神又是慈爱的,祂「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出34:6-7)。虽然以色列百姓悖逆,厌恶神的律例,「虽是这样,他们在仇敌之地,我却不厌弃他们,也不厌恶他们,将他们尽行灭绝,也不背弃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我是耶和华他们的神。 (利未记 26:44)」神的信实与怜悯与在此彰显出来。
我们基督徒在享受主的恩典与赦免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神是公义圣洁的,所以我们必须信靠主,遵守主的命令,按照主的话语去行,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神给以色列人的两种选择同样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基督徒。
安息年
每七年有一年為安息年,放任地"野蠻生長",不去耕作、收割,這是何等"浪費"啊?那是在唯利是圖的邏輯所得到的結論。神設立安息年,給以色列人,還有我們,能有機會從周而復始的忙碌中暫停下來,得以休息。這休息絕對不是放空、躺平、什麼都不做,乃是專注享受神同在的安息,認識神的美善,反思自己生活的步調重心,調校自己的眼光方向,強化自己的裝備技能,開闊自己的視野疆界,領受神的使命託付。並且,貌似放任地"荒涼",神實在是藉「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給你和你的僕人、婢女、雇工人,寄居的外人,並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獸當食物。」使神所賜給我們的富足,也能使我們周圍的人因此蒙福。甚至可以說,安息年實在是"更豐收"的一年。可悲的是,許多信徒信主後,還是隨從世界的價值觀、過去的直覺常識,來過信仰的生活。以致,就算"守了安息年",心仍掛念利益的損失,地仍不能歇息(26:35)。主啊!開啟我的眼、我的心,讓我對安息能有更深刻、更豐富、更釋放、更享受、更討神喜悅的理解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