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共已有40人读过今天的经文!欢迎登入网站一起参加我们的读经计划!如果忘记密码,请联系我们。
指引:
王下13(耶户的儿孙作以色列王)
- 耶户的儿子约哈斯拜偶像被神交在亚兰王手里,军队几乎全散掉。但是,当他恳求神拯救时,神仍然答应了他的祷告。出埃记 34:6下 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 以利沙的骸骨让一死人复活。神赐尊贵给祂忠心的仆人。撒母耳记上2:30 (神说)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视我的、他必被轻视
王下14(南北王相继更换)
- 犹大连续四位好王:约阿施、亚玛谢,还有15章记载的乌西雅(亚撒利雅)、约坦。他们母亲的名字都被记在圣经里。 1)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巨大;2)教导孩子的责任是父母承担,不是教会(孩子在教会时间太少)。若需要请保姆,最好请爱主的人
1.)在《列王纪》中,对于每一个北国以色列王的评语,都是犯了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这罪就是用金牛犊来冒充神。“耶罗波安王就筹划定妥,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列王纪上 12:28) 北国以色列是用人造的偶像代替神,从而敬拜的对象错了,而他们还认为自己在敬拜耶和华,却不知他们在敬拜他们创造的叫“耶和华”的偶像。他们在敬拜一个按照他们的想象,满足他们需要的偶像来为自己服务,他们并不认识真正的耶和华神。这是耶和华神恨恶的,“于是,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将他们屡次交在亚兰王哈薛和他儿子便哈达的手里。”(列王纪下 13:3)
外邦偶像叫人离开真神、体贴肉体,很容易被信徒分辨出来;但金牛犊却是打着敬拜神的旗号、各种方法来迎合人的肉体,所以对信徒很有吸引力,一旦被迷惑,就很难再离开。因为金牛犊的特点,就是以属灵的名义让人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在虚假的平安里走向灭亡。敬拜金牛犊的人都不肯好好认识圣经所启示的那位真神,专心顺从那位真神;而是满足于使人舒服的肤浅的讲道、似是而非的属灵鸡汤,用断章取义的经文为自己的心思言行找根据,最终是自己做主、自己造神,虚构出一个满足自己想象的神来为自己服务。北国以色列的失败结局应该使我们警醒。
2.)「约哈斯恳求耶和华」(列王记下13:4),只是因为走投无路,并不是因为真心悔改。实际上,他心中的「耶和华」只不过是金牛犊。但是,神并没有因为他的无知和顽梗而停止拯救,一旦「约哈斯恳求耶和华」,「耶和华就应允他」(列王记下13:4),继续显明「神是拯救」。同样「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阿。我父阿。以色列的战车马兵阿。」(列王记下13:14)约阿施也不是要回转认识神,他只是在急难中想要神的拯救,而他心中的「耶和华」可能还是金牛犊,他并不真明白神的拯救和神的心意,所以他只「他打了三次,便止住了」,没有得到神的全部恩典,不能将亚兰人灭尽。
3.)犹大王“亚玛谢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但不如他祖大卫,乃效法他父约阿施一切所行的。只是丘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列王纪下 14:3-4) 对于南国犹大好王的评语,除了希西家和约西亚「废去邱坛」(列王记下18:4;23:5),都有一句「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他们始终不能「专心顺从」;而坏王则大肆「建立邱坛」,从不能「专心顺从」变成「离弃」“因为约兰离弃耶和华他列祖的神。”(历代志下21:10)。南国犹大的问题是他们不能「专心顺服」他们既想要敬畏神的好处,也想要外邦人偶像的利益。即想遵守律法,又要体贴肉体,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顺从肉体而远离神。神通过摩西给以色列人规定的敬拜地点只能是会幕或圣殿,是要在圣洁,有神同在的地方,而犹大人却被外邦人影响,按他们自己选择的地方敬拜神,这显示出敬拜的态度出了问题,当人对敬拜的态度出问题时,敬拜的实质也就失去了,因为若敬拜的人对神没有敬畏的心,敬拜也就没有意义了。
亚玛谢的人生经历从按照神的律法只治死杀王之人,而不株连其子;到打败以东之后,体贴肉体、心高气傲;再到不听劝阻挑战北国,结果惨败被掳,虽然多活十五年,最终却一事无成,最终失去民心,被叛党所杀。显示亚玛谢不能专心顺服神,他有时顺服,有时不顺服;合己心意的就顺服,不合己意的就不顺服;不付代价的就顺服,要付代价的就不顺服。
亚玛谢的经历提醒我们要学习真正地专心顺服神,要顺着圣灵而行,放弃自己的心意与利益,靠着圣灵使自己「心意更新而变化」。而不要向亚玛谢不愿付出「舍己」的代价,只是倚靠自己的能力和天性,常常高举自己所擅长的,得胜就骄傲。求圣灵能够赐我们能力去将自己的主权交托给神,让神带领管理我们,活出见证。
体贴肉体仿佛是人的本性,但耶稣基督已经胜了这“人的本性”,愿我们都敏感于圣灵的提醒,在需要在体贴肉体还是圣灵的抉择中都能警醒,得胜。
黎巴嫩的蒺藜與黎巴嫩的香柏樹
“黎巴嫩的蒺藜”是以色列王約阿施嘲諷猶大王亞瑪謝的比擬。確實,亞瑪謝剛登基,因戰勝了
以東人就心高氣傲,想要攻打北國以色列。但心高氣傲的又何止是亞瑪謝,以色列王約阿施之前也才剛打敗亞蘭人,收回了以色列的城邑。因此,他也自信滿滿,自比做“黎巴嫩的香柏樹”。豈不知,叫他得勝的,乃是耶和華的箭,也就是神。得勝確實叫人興奮,也叫人驕傲。求神警戒,不要因一次戰役的得勝就沾沾自喜、自我陶醉,忘了仇敵還未滅盡,誰才是元帥。尤其是服事神,更不要狐假虎威,自我膨脹。「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6)